跳到主要內容
藏品資訊-直式[電腦版] 藏品資訊-橫式[行動版]
:::
《蘭菊寫生冊》藏品圖
《蘭菊寫生冊》

林玉山

其他

長:25.8 x 寬:35.8 (cm)

登錄號:2020-01-0009

林玉山為日據時期臺灣代表畫家之一,1907年生於嘉義美街,1922年師學畫家伊坂旭江,並於1926年前往日本,就讀於東京川端畫學校西畫科。1927年第1屆台灣美術展覽會,林玉山與郭雪湖、陳進入選為東洋畫部的三位台灣人畫家,被稱為「台展三少年」。日本撤退,國民黨接收臺灣後,林玉山投身美術教育推廣,陸續在嘉義中學、靜修女中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擔任教職直至1992年退休。2004年病逝於台北。曾於1969年獲得中國書畫學會金爵獎;1970年獲得教育部文化繪畫獎;1990年獲得第15屆國家文藝特別貢獻獎。
他早期便接受嚴格的東方繪畫訓練,以水墨融合膠彩,後與其他水墨名家交流,畫風由工筆重彩趨向彩墨並重。林玉山的創作題材廣泛,內容包括花卉植物、人物繪畫、鳥類、陸生動物、山水等等,作品風格內斂,充滿對台灣本土文化的深切關懷。林玉山不論在創作或教學上均重視寫生,引導學生從中啟發靈感及創作。他認為:「寫生是學畫不可不經的一關,也是作畫的基礎,寫生的目的不在工整的寫實,而應該寫其生態、生命,得其神韻。」故其作品中有特殊的神韻,是由大量的實地寫生而來。
本作《蘭菊寫生冊》,為林玉山捐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的藏品。內容主要包含多種花卉,為林玉山的寫生畫冊之一。如標題《蘭菊寫生冊》,寫生冊中所繪之花卉種類主要為蘭花與菊花。在中國古典文學及文化中,菊花佔有重要地位,與梅、蘭、竹合稱四君子。菊花被廣泛作為觀賞之用,若以自然開花期來分類,可分為夏菊、夏秋菊、秋菊、以及寒菊,其中寒菊開花期較晚。菊花不只可以用來欣賞,也可以入藥,最常見的是用來泡茶,服下菊花茶後可降火氣、治頭痛。在本寫生冊中,繪有各色菊花,如〈長瓣菊(彩色)〉、〈黃菊(彩色)〉、〈紫菊(彩色)〉、〈紫菊花〉、〈紅菊(彩色)〉等,菊花也帶有東方文化意象,隨著人們在各方面對菊花的重視與喜愛,逐漸發展出新的文化意義。由於菊花是頭狀花序,大部分品種有枯而不落的特徵,因此被賦予了具有晚節的象徵。林玉山以墨線勾勒填彩描繪菊花,菊花與其他花卉不同,其繁複的造型、樣態,並非簡單幾筆可帶過,僅花朵本體的花瓣分佈,複雜程度便是一般花朵的數倍。然而,數大便是美,菊花的美便由這些花瓣層層堆疊,帶給觀眾特殊的美感經驗。
本寫生冊另一大主題為蘭花。蘭花同樣為極具東方歷史色彩的一種花卉,它作為一種觀賞植物,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歷史。蘭花在歷史進程中,由於歷朝歷代的文人雅士廣泛的用於詩詞書畫之中,已昇華為一個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符號。因此,蘭花已經被精神化,蘭花可以是一種人格的象徵,如形容一位潔身自愛的君子;可以是一種人生態度,如形容人清高不染、飄逸文雅,蘭可以作為任何風度、情操、美好理想的雅稱。林玉山的寫生冊中繪有粉嫩的〈洋蘭(彩色)〉、紫色的〈石斛蘭(彩色)〉、豔麗的〈蟹蘭(彩色)〉、〈蝴蝶蘭(彩色)〉等,林玉山的蘭花作品姿態柔美,設色優雅,技法上與他的菊花作品同屬勾勒填彩,一般來說藝術家會先描上淡淡的墨線,先讓形體明確,再以淡彩慢慢層層疊色。不過在〈洋蘭(彩色)〉以及〈石斛蘭(彩色)〉中,為呈現花朵的柔軟輕巧,林玉山並未先勾上墨線,而是直接以色彩去暈染出蘭花的花瓣。
最後,本寫生冊雖名為蘭菊,尚有一些與蘭菊無關的主題,如〈鎌倉大佛〉,此佛像位在日本神奈川縣鐮倉市長谷,為日本國寶的青銅製阿彌陀佛坐像,由於位在鎌倉傳統交通工具江之電的長谷車站旁,又名長谷大佛,林玉山將此佛像神色莊嚴的樣貌以線條描繪下來。另外,風景作品〈淡水河畔〉,如題,描繪臺北淡水河畔景色,有數艘帆船靜止在河面上,氛圍悠閒自在。動物作品〈猴子〉,描繪猴子的各種動作及表情,在林玉山筆下,牠們之間的互動生動有趣,是一件活潑的寫生作品。

藏品描述-授權標示: